会议信息和传媒报道

中国语言相关脑功能区与语言障碍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成果公示

成果名称:中国语言相关脑功能区与语言障碍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登记日期:2019-12-30
完成单位:深圳大学
完成人员:谭力海,Rebert Desimone,王士元,John Spinks,陆静妍,吴玮,张磊
研究起止日期:2012-01-012016-08-01
主要应用行业:教育
社会经济目标:教育事业发展
评价单位: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评价日期:2016-09-29
成果简介:先前的研究发现,学龄儿童中约有10%-15%患有阅读障碍、口吃、表达流畅性等不同类型的严重语言缺陷,这些儿童的大脑没有受到外伤、感染等,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脑部发育不良和功能异常。本团队先前的研究发现,中国语言和西方语言的加工涉及到左脑额下回、左脑颞枕区和左脑颞中上回几个共同的脑区。但重要的是,中国语言加工还包括左脑额中回、左脑顶上回、右脑颞中上回三个西方语言加工不需要的关键脑区。根据这一发现,我们提出了语言中枢多样性理论,这一原创性理论和有关的研究发现引起了学术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是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学术理论上,进一步拓展和夯实我们所提出的大脑语言功能区“文化特异性理论”。在方法上,注重研究技术的创新和多样化。在样本量上,本项目几个课题通力合作,对大约6万名我国小学生逐个进行测试、筛查,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超大样本的学龄期儿童阅读障碍研究队列。

日期 2022年8月5日
地點 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
連结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科技成果登记表

Science杂志以热点论文形式介绍其子刊文章重要发现:人脑处理中英文的脑区在亚结构水平存在巨大差异

  深圳大学,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谭力海教授研究团队多年来从脑结构发育,脑功能异常以及学习经验等方面,揭示了中文的神经表达不同于西方拼音语言的神经表达。这一得到国际神经科学界广泛认同的原创性成果被西方学者命名为大脑语言功能区文化特异性理论。对于同时掌握两种语言的双语者,大脑语言功能区是否同样具有这种文化特异性?过去大量的脑成像研究发现,由于两种语言在同一大脑中相互影响,双语者通常使用相同的神经系统加工不同语言,而没有显着的文化特异性。

  近日,谭力海团队在科学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的研究推翻了传统的双语假设。他们发现双语者大脑中处理中英文的脑区在近于介观水平的人脑亚结构上存在巨大差异。 Science杂志在714日出版的第6347期本周在Science专栏把该论文作为亮点文章重点介绍。

  研究人员在美国波士顿地区招募了一批中 - 英双语志愿者,采集了志愿者在阅读中文和英文时的功能磁共振数据。他们采用多元模式分析(multivariate pattern analysisMVPA)技术研究脑区中体素(voxel)水平的激活,发现在多个语言功能相关的脑区,中英文引起的神经信号活动都存在显着的分离,其分离程度达到50.1 - 96.5.MVPA是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理论发展起来的数据分析方法,通过训练分类器对由不同语言刺激引起的多体素信号模式进行分类,并对新的样本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实现从神经信号中解码语言信息。与传统的研究单个脑区激活的方法不同,MVPA技术通过分析近于介观水平的脑区亚结构的信息,能够更敏感地检测出神经活动模式的差异。

  这项研究为大脑语言功能区文化特异性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徐敏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谭力海教授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Robert Desimone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科学杂志在介绍该研究时写道:“徐敏等人发现中英双语者在处理两种不同的语言时激活了独立的大脑神经元系统,这一发现对传统的假设构成了挑战。”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973计划项目的资助。该研究成果为在介观水平解码人脑中的语言激活模式提供了重要基础。在此发现的基础上,人机接口和类脑研究者有望速读大脑的语言信息,脑科学研究人员也可以更精确地预测人类个体语言能力的差异。


原文检索:

Min Xu, Daniel Baldauf, Chun Qi Chang, Robert Desimone, Li Hai Tan (2017) Distinct distributed patterns of neural activity are associated with two languages in the bilingual brain. Science Advances. 3(7), e1603309. DOI: 10.1126/sciadv.1603309

This Week in Science介绍:Philip Yeagle, Distinct neural patterns for two languages. Science  14 Jul 2017: Vol. 357, Issue 6347, pp. 159-161.

日期 2017年7月14日
地點 Science杂志
連结 Science Advances文章原文

神经科学与磁学前沿交叉研讨会议

    为拓展提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空间磁环境模拟与研究系统的功能与应用边际,深入研讨神经科学与磁学交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探索神经科学研究的新领域、新方法,“神经科学与磁学前沿交叉研讨会”日前在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报告厅举行。研讨会由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所叶朝辉院士和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谭力海院长主持,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深圳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上海神经所、航天员科训中心、解放军306医院和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在13位专家学术交流报告的基础上,与会专家围绕零(低)磁场与环境模拟、磁信号探测与应用、动物模型神经生物学、人脑神经科学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讨。

日期 2017年2月22日
地點 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
連结 会议纪要

第二届深圳脑科学论坛

  第二届深圳脑科学论坛将于201611月30日到12月2日于深圳虚拟大学园、伞友咖啡和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举行。会议日程如下:
11月30日报到,安排入住凯宾斯基酒店;
12月1-2日举行会议, 参观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并分别于伞友咖啡和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进行小组讨论。

日期 2016年11月30日-12月2日
地點 伞友咖啡、神经科学研究院
連结 会议日程及特邀报告人介绍

第一届深圳脑科学论坛

  深圳脑科学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是一个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学术论坛。论坛由深圳大学谭力海教授,罗跃嘉教授,李红教授,陈思平教授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李平教授于2015年倡议组织。中国深圳为论坛的永久举办城市。论坛计划每年11月或12月份在深圳召开年会。


日期 2015年11月20-22日
地點 深圳紫荆山庄
連结 会议简介及日程